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科学教师队伍是加强科学教育、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根本保障。山东省安丘市景芝镇景城小学通过开展系统培训、变革教学方式和加强科学实践,推动教师主动适应科学教育新要求,提升科学教育的质量。
培训赋能生智慧
(资料图)
一个具备较高科学素养的人,不仅应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更需要对科学有浓厚的兴趣,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崇尚科学家精神。但是长期以来,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让教师形成了思维定式,忽视对科学观念、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培养。为此,学校专门组织开展系列培训,扭转科学教师的思维惯性。
小学科学课程是综合性的,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学、地理等多学科知识。学校每学期定期邀请安丘市科协、科技局、教科院、教体局创新研究中心的专家到校,系统化地培训普及科学常识,帮助教师扩展知识视野,提高跨学科学习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科学课程重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因此必须改变照本宣科的讲授方式。为此,学校遴选本土科技人才、科普工作者、社会小能人、能工巧匠等,将其纳入科学教师培训专家资源库,让他们展示科学探究和科技制作的过程,使教师体会如何让学生做中学,如何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课堂倒逼出能师
在课堂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这是提升科学教师科学素养的重要路径。学校制定了《安丘市景城小学科学教学的规范》,帮助科学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小学科学课教学要符合儿童认知特点,与儿童的生活实践发生关联。为此,学校积极推动科学课的教学方式变革,尽量采取情境化教学方式,精心设置教学情境和教学活动。比如,在教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一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雷电交加”的情境,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撞击、敲打或是摩擦……然后引导学生用鼓、橡皮筋、钢尺等材料设计实验,进行自主探究。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实践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学校定期开展科学优质课、优秀科学教师评选活动,引导教师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策略,设计开放性学习活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比如,开展“观察月亮”实践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在一个月的时间内跟踪观察月亮的变化规律,绘制上弦月、满月、下弦月等变化轨迹。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月亮变化的原因及农历的相关知识。此外,教师引导学生搜集月亮的美好别称,歌咏月亮的诗词、文章以及歌曲,感受月亮的人文之美。这种科学实践活动,不仅有效实现了教学目标,还培养了学生的文学艺术鉴赏能力。
学校积极推进科学课与信息科技及其他学科课程深度融合,提高科学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学校通过课堂教学评价引导教师积极运用比较相关事物、联想和想象、思维可视化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逆向、发散、多向思维,使学生能够感悟知识、习得方法、形成能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这不仅对科学教学有所助益,对提升科学教师的教学技能也有重要意义。
实践历练出真知
近年来,学校拿出专项资金,支持教师“走出去”,到科技馆、农业示范园、企业厂矿等各级各类科普教育基地实践体验,通过场景式、体验式、互动式、探究式的教育实践活动,引导教师思考和探究如何通过科学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实践过程中,科学教师不仅拓展了视野,而且提高了实践教学技能,树立了素养本位的教学观。
学校要求科学教师在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一学期组织学生开展1—2次科创实践活动,并将活动开展情况纳入业务考核,与绩效工资挂钩,激发了科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在活动设计、指导实践、成果展示、参与竞赛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作者系山东省安丘市景芝镇景城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中国教育报》2023年04月28日第6版
作者:任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