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高端品牌网 > 趋势 > 内容页

台青李学文大陆“务农”十载 打造“天空农场”

2023-06-02 13:56:28 来源:中新网江苏

中新网江苏新闻6月2日电 题:(人间烟火 “苏”适生活)台青李学文大陆“务农”十载 打造“天空农场”

记者 孙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城市有限的空间里,人们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传统农业似乎没有了立足之地,也失去了应有的关注度,但我始终认为,越是别人不关注的行业,就越有发展潜力。”谈及自己目前所从事的城市农业,台青李学文信心十足。

来自台北的李学文在无锡工作生活多年。他围绕两岸农业特色,走上发展城市农业之路,打造了长三角农业产业品牌“漫田侬语”。同时,他还在社交平台开设栏目,讲述自己在大陆的“务农”故事。

与李学文相见,是在无锡锡山台湾农民创业园的一栋高层建筑屋顶。在这里,李学文打造了一处“天空农场”。走进农场,鸟语花香袭来,迎面是整齐划一的小菜园、精心布置的园艺小景,以及各类花朵和绿植组成的生态墙。

2013年,到大陆探亲的李学文受朋友之邀,来到了有着“太湖明珠”之称的江苏无锡。彼时,李学文刚去过新加坡考察城市农业,正打算在大陆找个地方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到无锡之后,我发现这个城市很好,到上海、南京,都只要一两个小时,这样也方便我和朋友们经常走动。加上这里又是有名的鱼米之乡,气候好、环境也好,我决定在这里试一试。”遥想当年的选择,李学文直言“来对了”。

李学文告诉记者,在无锡创业十年,早已对这座城有了归属感。“锡山台创园为我的创业提供了一处十分契合的安身之所,诸多惠台政策的红利也让我心里有底气,我很感激这座城市以及这里的朋友给予我的支持与帮助。”

“台湾在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很有特色和亮点,大陆在这方面则有广阔的市场和潜力,两者可以互补的内容很多,有很多值得我去努力的地方。”李学文自诩是两岸城市农业发展的一座“小桥”,要为两岸的现代农业发展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

“现在‘务农’的概念,与以往不一样。”在李学文看来,新农人之所以谓“新”,新在“管理理念、种植技术、营销方式”,不同于传统的“面朝黄土背朝天”,城市农业对从业者的学识、情怀等都有比较高的要求。比如,新农人要掌握一门技术、学会如何社交以及怎么样销售。

他认为,近十年,大陆的变化可以用“突飞猛进”这个词来形容。 “以前我做城市农业,要利用闲置的屋顶去打造‘空中农场’‘空中花园’,很多时候是我们去找客户、找资源,现在不一样了,大家对这一块内容开始重视起来,不少学校、社区都主动找到我,要我们去帮助他们开发闲置的屋顶资源。更值得欣慰的是,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也开始帮我做口碑营销,我想发生这些变化,更多的是与人们的观念转变有关。”李学文说。

“在上海、深圳、苏州、南京等城市,越来越多的人,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喜欢在自己家的院子里、阳台上种一些花花草草和蔬菜、瓜果。我们也抓住这一机会,顺势推出‘阳台农业’‘盆栽蔬菜’,继续拓展城市农业的业务范畴。”李学文告诉记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更推崇精神层面的追求,比如吃自己种的菜、欣赏自己养的花。

“我儿时有过务农的经历,收获的喜悦和奔跑在田野里的欢乐总是在脑海中挥之不去。从事城市农业,做一名新农人,既是成全自己的事业,也为找回那失去的自然和趣味。”李学文坦言,随着城市边界扩大,下一代人正在远离农业,亲近自然的机会也变得越来越少。“如果在家门口就能体验劳作和丰收,何尝不是一种乐趣?”

他向记者透露,自己的研发团队已推出“叶菜书”种植盒,这种类似微缩版蔬菜大棚的盒子,当中有营养土、种子、喷壶、放大镜、记录手册等,即便是居住在高楼大厦,人们也能轻松实现“种更易、食更鲜”。他觉得,“叶菜书”不仅可以为生活增添趣味,还能通过实践培养孩子对农业生产生活的认知。

谈到这十年来的收获,李学文认为自己在大陆找到了“诗和远方”。

“以前我们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于我而言,是大陆那么大,我应该去闯一闯。在这里,我收获了事业和成功,找了‘诗和远方’的结合点。”他说,如今自己的产业在无锡“生根”,在长三角城市群“开花”,期待能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飘香”。

“以前很多台湾的朋友来找我聊天,大多是平常的问候,现在他们会问我,城市农业这个赛道怎么样,可不可以‘投’一点大家一起做。”李学文说,这就是坚持的力量,也是选择的结果。“来大陆发展,真的是有无限可能,你可以办企业、做高管,当然你也可以做一名优秀的新农人。”

深抿一口绿茶,李学文笑着说,作为前辈,自己也热衷于向那些刚来大陆的台青推荐城市农业,希望他们能够在这个赛道做出成绩来。“台湾的精致农业做得比较好的,我想我以后会留意邀请一些台湾的专家来大陆,就城市农业如何走向纵深发展进行交流和互动。大陆这几年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于广大台青而言,也是新的机会。”(完)

关键词:
x 广告
x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