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8月5日消息(记者焦浩)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环球新财讯》报道,第三届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论坛昨天(4日)在河南郑州举行,会上发布的《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各自贸试验区在制度创新成果复制推广、引领开放型经济发展、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取得新成就,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稳固基础和强大持久动力。
报告由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编写推出,系统总结了过去一年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最新进展和成效。
报告指出,2022年是自贸试验区开放经济稳住大盘和领跑全国的一年,为外贸外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资料图】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崔卫杰说:“2022年,21个自贸试验区以不到全国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实现了占全国17.8%的进出口贸易和18.1%的外商直接投资。其中,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53.2%,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2022年尽管面临疫情反复,原材料和运输价格高企等各种挑战,但是自贸试验区外贸外资的规模结构都实现了稳中向好。”
在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2022年,我国自贸试验区积极探索破除阻碍国内外创新资源和要素集聚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建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崔卫杰举例说:“上海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世界级产业集群加快形成;天津飞机融资租赁跃居全球第二位;浙江舟山万亿级油气全产业链格局加快形成,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油气储备基地等,为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与此同时,自贸试验区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等方面也作出了重大贡献。”
今年是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周年,商务部自贸区港建设协调司副司长马成芳表示,十年来,自贸试验区深入开展改革先行先试,在投资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事中事后监管、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首创性实践,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
马成芳说:“截至目前,在国家层面复制推广了302项制度创新成果,带动全国范围内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改革红利、开放红利持续释放,充分发挥了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试验田’的作用。”
未来,自贸试验区“试验田”作用将如何继续提升?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顾学明认为,当前,自贸试验区建设面临的国际形势更为严峻、国内改革任务更为艰巨,这些都要求自贸试验区充分总结十年来的建设经验,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更好发挥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进而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顾学明说:“目前看,我们正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转向制度型开放,开放涉及的领域更多、范围更广、链条更长,亟须自贸试验区围绕改革开放大局和国家重大关切,推动重点领域加快开放,为深化国内相关领域改革破冰、破题。”
马成芳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在提升市场准入水平等方面发力,推动自贸试验区发挥好开放创新优势,重点在利用外资和服务贸易领域加大压力测试。
马成芳说:“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继续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开放力度。我们将推动出台实施自贸试验区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进一步放宽准入门槛,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