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高端品牌网 > 趋势 > 内容页

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丨沂蒙山区来了乡村振兴科技合伙人

2023-08-21 04:07:26 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

□本报记者 纪伟


【资料图】

本报通讯员 高云野 赵乾

从一家初创茶企,到跻身中国茶叶品牌百强榜单,山东春曦茶业有限公司仅用了4年时间。这个沂蒙山区的茶叶品牌,如今品牌价值评估已达1.85亿元。“茶园里处处用上了现代农业技术,绿茶、红茶、白茶等产品压茬推出。”8月17日,谈及发展秘诀,该公司总经理冯运来说。

生态茶园依山而建,顺着山坡拾级而上,农情智能化监测设备与水肥数字化灌溉系统映入眼帘。春曦茶园升级后的水肥一体化技术,与传统施肥技术相比节省肥料40%至50%,相较喷灌省水10%至20%,节省用工支出20%以上。

生态茶园的科技范儿,离不开“茶博士”孙立涛的努力。2022年,孙立涛主动请缨成为省农科院第三批脱产挂职费县专家之一,到春曦茶业有限公司驻点帮扶,与春曦茶园签订利益共同体合作协议,共同打造生态智慧茶园。挂职至今,孙立涛协助该公司顺利完成茶园的水肥一体化技术升级,如今灌溉、施肥通过手机就能操作,为整个生产流程降本提质增效。

2020年6月起,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先后选派创新团队、科技人员到临沂费县、菏泽郓城、烟台招远三个县市挂职服务,为乡村送技术、找门路,建设利益共同体、科创联合体、农科专家工作室等各类载体,探索出一条乡村振兴科技合伙人的新路子。

其中,省农科院346名科研人员分三批到费县挂职,成为乡村振兴科技合伙人。结合费县乡村振兴规划,省农科院全面实施种养技术提升、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农业服务业创建三大工程,通过搭建科技示范园、“专家+农民”利益共同体、科企创新联合体等六大载体,打通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

费县朱田镇石沟村村民,就是乡村振兴科技合伙人制度的受益者。8月17日,该村石满玉高标准葡萄种植园内,翠绿的葡萄挂满枝头,葡萄专家张庆田钻进葡萄藤下,打开套在梢头的纸袋,查看葡萄长势。“我们和当地村民一起培育的阳光玫瑰葡萄,还有一个多月就可以大规模上市了,按照目前的品质情况,每斤售价可超过10元,亩均产值可达3万元。”张庆田说,像这样的葡萄大棚,在石沟村已有30多亩。

而在2022年4月前,石沟村的葡萄产业还是一片空白。该村党支部书记刘西强告诉记者,省农科院在朱田镇的挂职专家通过分析市场行情与村内资源,因地制宜提出发展设施葡萄特色产业,并与该村省派第一书记共同规划建设高标准葡萄种植园。

但面对一个从未接触过的新行业,几位有参与意向的村民一直下不了决心,挂职专家刘钰就与合作社签订了“专家+农民”利益共同体合作协议,还出资5万元建设了2个示范棚。消息传到村民耳朵里,很快就有6户村民投资90万元,建设了29个高标准葡萄种植棚。如今,眼见葡萄园丰收在即,又有11户村民找到村党支部,提出要参与到种植园二期项目中。

“在家门口承包两三座大棚,年收入就能超过10万元,这个项目有干头。”石沟村村民张乃义今年50岁出头,以往在城里干水暖装修,今年他是第一个提出入股申请的村民。

经过3年多的深度合作,乡村振兴科技合伙人制度初见成效,包括“专家+农民”利益共同体模式在内,省农科院在费县已成功探索出11种合伙共富路径。

为助力农产品延伸产业链做强深加工,省农科院摸索出“链长制”模式,由专家任“链长”、企业为“链主”,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等多链融合。以甘薯产业为例,形成“引育繁产加销”全产业链发展模式,2022年,费县金满田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销售种苗1.8亿株,销售额1800万元,辐射带动种植面积5万亩。

为推广优质良种,省农科院摸索出“三田合一”模式,与省农技推广中心、科技示范户合作,将科研试验田、技术示范田和生产样板田“三田合一”,新品种、新技术得到更直观的呈现。目前,围绕小麦、玉米、甘薯、花生四大粮油作物,协同打造千亩科技攻关试验田、万亩技术推广示范田、十万亩产业发展样板田,健全费县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为了留下一支带不走的科技队伍,省农科院还不断摸索乡村人才培育模式,以省农科院乡村人才学院、“乡村夜校”“田间课堂”等为培训载体,通过“师傅带徒弟”,开展创业辅导、跟踪服务,让千余名乡土人才成为科技宣传的“合伙人”。樱桃专家刘庆忠指导的费县农民曹广坤等人,分别获评新型职业农民中、高级职称,曹广坤又在当地牵头成立了果树科技服务队,实现从卖樱桃向卖技术的转变。

3年来,省农科院协助费县获评首批“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现行县”,助力费县争创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等省级以上试点和创建项目44项;引进新品种340余个、新技术130余项,示范推广面积100多万亩,费县良种覆盖率达99%。

关键词:
x 广告
x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