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亲爱的小伙伴,要开学了,今天江阳沽酒客也来跟大家共同学习一堂泸州历史文化课如何?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家乡泸州的历史文化,了解一些我们几千年的传承脉络,作为一个泸州人,多知道一点是没有坏处的,博古通今,至少你会有所裨益。
泸州,位于“天府之国”的四川盆地南部,长江和沱江交汇之地,还有其他大小350多条河溪穿州过县。这里有连绵起伏的浅丘,以及河阶台地,土地肥沃,气候温暖,雨量丰富,适于农业耕种。1987年在连云乡鱼巷村(况场)出土的化石硅木和化石鱼说明早在一亿四千万年以前泸州地区就已经气候温和,植物非常茂密,动物活动频繁。优越的地理位和自然条件,为泸州古代先民的劳动生息创造了有利条件。
ー、泸州的早期文明
【资料图】
古代巴蜀文化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泸州的古代文化则为古巴蜀文化增添了色彩。在遥远的远古时代的泸州,就已经有原始人类劳动、居息和繁衍了。这从泸州地区的长沱二江的河谷地区已经发现的新石器遗址,就可以证明至迟在距今约8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泸州一带的古人类活动就已经比较频繁了。
春秋时期,泸州地区生活着众多不同族属的部落,以渔业、狩猎为主业,习乘土舟,使用陶器,崇祀白虎,其社会处于家长奴隶制阶段。到了战国时期,这块土地上已有土石城堡矗立,先是隶属于蜀国,名“雒江亭”,后因蜀人无暇顾及而被巴国夺去,并易名为“泸江亭”施行了行政管理,所辖区内农业生产有了长足发展。且已出现了商业活动,并有船只往来于江州(今重庆)、泸江亭之间。所以之前有人问沽酒客,泸州原属于,巴国,还是蜀国,才说不能一概而论。
二、从古江阳到泸州
在泸州,至今到处都可以看到以“江阳”、“泸川”名的街道、商号、厂家和一些产品商标,可见“江阳”与“泸川”在泸州人民的社会生动中留下了明显的文化遗迹。
1.江阳侯国(至今有人存疑,今天不做细考,但是希望大家有点了解)
泸州在战国以前属古梁州境地,居民以巴族为主;战国时属于巴国;秦朝时连巴郡。关于古江阳的最早记载见于《水经》,“江水又东,过江阳南,洛水(今沱江)东南注之”。《水经注》曰:“江阳县枕带双流,据江洛会也”。(新出土的资料江阳简更是提升到了秦朝,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询来了解一些)公元前151年,因赵国国相苏嘉在平定“七国之乱”中配合大将军周亚夫,平定赵王刘遂的叛乱中有功,而被封为江阳侯(见《汉书集注》)。江阳之名的来历是因其治所位于江水(今长江)北岸,古人以“水之北为阳”而得江阳之名。
汉制规定,诸侯食县曰国,因此,当时的江阳侯国只是相当于县一级的建制。但它开始成为当时川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2.江阳县
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借口江阳上交天子庙祭的酎金的数量和成色不足,免去了侯国的爵位,建立了江阳县,从此正式成为中央管理的县一级地方行政机构。
因此泸州的建县历史至少已有2100多年了(当然前面提到的江阳简出土已经提升到了秦朝更早了两三百年)。西汉时的江阳县辖区较大,东连巴郡、符县(今合江),西与僰道(今宜宾)、南安(今乐山)为邻,北接资中(今资阳)。南靠牂牁(今贵州一带参见《汉书.地理志》)幅员包括长江、沱江三角地带的广大地区,辖,今泸州江阳区、龙马潭、泸县、纳溪、江安、自贡、富顺全境,以及隆昌、荣昌、永川、威远等县的一部分。
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到了东汉献帝建安初年时江阳县已成为“锁控沱江门户”,屏障西川的边陲重镇了。
3.泸川县
南朝“梁”统治时期,四川地区的州郡、县的变革很大。梁武帝大同年间(535——545)正式设置泸州。领域有东江阳郡,因西江阳郡治(今武阳)内设有江阳县(后彭山县东北双江乡),故将东江阳郡之江阳县改称泸川县。
到隋朝时,泸川县东连巴郡,北接资阳郡,西以富世县(今富顺)为邻,西南与江安县接壤,南与“僚”部相连。
公元618年,唐统一全国后,实行州、县两级制,泸川县属州。北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泸川县下设乡有安夷、峡山、赤岸、赤水四镇。
4.州县通管制
宋元之际,泸州实行了州县通管制。1283年8月,泸州安抚司被罢止,“止行泸州事”的权力。设在泸州的相当于路一级直辖的录事司被撤销,领有的江安、纳溪、合江三县中,江安县“更不设官”,纳溪县并寨合治,合江县仅存一个济民市。
因此,泸州到头来只领有泸川一县的地盘。这无异使昔日的泸州在职权和辖地实权上已下降为县一级机构。至今在泸州民间还广泛地流传着泸州“改州换县”的说法(请参与江阳沽酒客《关于老泸州“孙孙打婆,改州换县”的传说,真实比传说更残酷》)。
元朝把泸川县直接划归泸州,实行州县通管,泸州与泸川县已经“合二为一”了,所以一般史书称之为“泸州县”,这实际上是把自隋朝以来一直存在了678年(605-1283)的泸川县合并了。
这一体制一直延续到民国二年(1913年)泸州改称泸县为止。为了更好地管理泸川县的地盘,泸州治所也从长江北岸的犀牛赛,搬迁到南岸的茜草坝。(参见民国《泸县志》卷一,《舆地志》:“徙州治茜草坝,并泸川县入焉。”)明清时期,州县通管制没变。
4.泸县的设立
在辛亥革命浪潮的影响下,1911年11月26日,永宁道尹刘朝望被迫反正,泸州宣告独立,成立川南军政府,清朝在泸州的统治瓦解。1913年,北京政府恢复道制,撤销直隶州,泸州本属改称泸县,隶属四川省下川南道。县内行政区划沿袭清朝雍正年间的建制,除城廂(今江阳区)外,分为安贤、凤仪、崇义、忠信、宜民、伏龙、会文、衣锦、麟现、里仁十大乡。可见,从1913年起,泸州作为一级地方行政机构的实体意义已经不复存在,而被泸县所取代,现在的泸州市江阳区的市中心,就是当时的泸县县城。